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1:27    次浏览
于一种时代不能扭曲的必然性的考虑,人们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程度的怀古情绪:一种可被称作“如果”,一种可被称作“追忆”。从知识性理解的考虑而言,确实还有太多令人惊奇的角色,如本文即将谈到的主角邵洵美。对于我的知识结构而言,他是一个方才识名的漫画家,以这篇文章为脉辅以“记忆”这一思维机制的固性,在我的头脑中会留下他善良、爽快、智慧等褒义的形象。依据这个起始,在已经化为尘土的那些宇宙和与你的实体相接洽的世界中,存在一种基本的善,此种“善”源流于处于我们文化共同体中传承以降的某种天性。抑或是因为此种天性,那些“不应该被忘记的人们”,才能在记忆中被书写、被提及。文邵绡红 今天的主角:邵洵美张光宇是漫画界的“大哥”,有他的号召力,上海乃至各地的画家漫画家给时代投稿蜂拥。他不断创新,许多新颖的奇特的创意都得到洵美的赏识,在“时代”得以实践。“时代”开辟场地让这些有才有艺的画家任意驰骋,邵洵美与他们同乐。1933年秋墨西哥“漫画王子”珂佛罗皮斯(Miguel Covarrubias)来上海,洵美招待,把他推荐给张光宇兄弟等漫画家。他是美国杂志《名利场》(Vanity Fair)的知名画家,长于画民间风土人情,风格特殊。他带来自己的画同光宇相互观摩,看得出后来张光宇的作品,包括其漫画《民间情歌》里都有借鉴。叶浅予也受其影响拿起速写本。邵洵美与画人合作愉快,相处融洽。张氏兄弟的作品在期刊里随处可见。画家们的佳作也得到出版,诸如叶浅予的《王先生》《浅予速写集》,张光宇的《民间情歌》,黄文农的《文农讽刺画集》等著作。还出版《曹涵美画第一奇书金瓶梅全图》,邵洵美亲自设计广告,并手书序言,对其精心设计的插图内容与精湛的工笔画赞美有加,他写道:“曹涵美创作了这本画册,使人觉得没有再去读原书的必要。” Miguel Covarrubias - Portrait of Alegra Misrachi邵洵美重视出版画报,一连出版三份。他说,办画报的目的是使人感觉到一种快乐。要增加识字的人对读物的兴味,使不识字的人从图画里得到知识;要养成读书的习惯,从画报着手应当算是最好的方法。他觉得,图画能走到文字所走不到的地方。他写了《画报在出版界的地位》。为了画报的质量,他舍得拿出仅剩的一笔巨款,引进当年德国最先进的全套影写版设备,开办时代印刷厂,那是张正宇鼓动他的。印出来的图片确实好,这台机器全国驰名。时代公司的画家大多数是漫画家,1934年1月《时代漫画》(下文简称《时漫》)自然应运而生。张光宇委鲁少飞编辑《时漫》。这些漫画有毛笔画,也有钢笔画;有线条画,也有水彩画;偶尔也有些照片。《时漫》是轻松的读物。为了刊物的生存,主编鲁少飞不得不插入一些软性的作品。其实,三十年代西方艺术已经东渐,漫画家们思想很前卫,裸体画不足为奇。(想不到六十年代的人们却以此批评这本刊物带有色情。)这些人不了解这位备受漫画家尊重的主编。他主张:“漫画是为正义活着的,为公道拿画笔是我们的天命。”这份刊物历时三年,其中许多作品在引人发笑的同时,传播了艺术理念,发出了正义的呼声。他们画生活里的乐事、趣事、丑事、不平事;也对不满的时局政令讽刺抨击。它是图文并茂的。有漫画,也有“漫文”。爸爸在《时漫》里刊过三篇“漫文”。读他的《几种赌与几个人》,就像看到徐志摩打麻将时眼睛发光,老虎发狂时尾巴竖起来般的一张漫画——让我深思的是,他的《真心话》的下页有黄苗子的漫画,题目也是“真心话”。经过对照同时期《人言》里邵洵美的一篇《汪院长辞职问题》,我才弄明白二者的关联。从中得到启示:读者如果只看文章的文字描述,图画的艺术,而不去联系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、新闻人物、政局动态,是难以理解一些漫文与漫画个中的真意的。《时漫》是成功的,同时也吸引了不少业余的漫画新手投稿。编者有心培养漫画人才,特地集稿出版《无名作家专号》,附带赠送《儿童画》册页,鼓励年轻人学习画漫画的热潮。 《时代漫画》的诞生,还有一个机遇。1932年十位朋友在邵宅商议出版《论语》,意在效仿英国老牌幽默杂志PUNCH(《笨拙》),商定半本文章,半本漫画。不料林语堂一时失着,宴请漫画家黄文农,把名字错写成黄元龙(名演员),气得黄文农甩手辞请,半本漫画的计划从而落空。一幅幅漫画只能填补留白或以封面做领地。正因为这一失误,造就了专门出一本漫画杂志的动机。《论语》里,漫画只是点缀,《时漫》却实践了半本漫画半本文章的梦想。漫画与幽默文章是同出一辙的,只是手法不同而已。作家海戈说:“时代愈乱,《论语》愈能风行,材料也愈加精彩。”《时代漫画》也是如此。二者同样销量逾万。张光宇说:“这是一个漫画的时代。”鲁少飞的漫画艺术十分精湛,他画过一幅《文坛茶话图》刊在1936年的《六艺》月刊创刊号,戏称邵洵美是“文坛孟尝君”。这其实是鲁少飞的一件杰作,所画的二十多个人像,简单几笔,容貌神情个个对得上号。图画里邵洵美做东的大餐台周围坐的22个人,都是作家。其实画中人还只是他文坛友人的一部分,学术界、新闻界、出版界的尚未入座;其他如艺术界、音乐界、影剧界、金石界、摄影界还不在内。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滩,邵洵美与他们共同为推动中国的文化进步,洒下无数心血。友人之所以誉他为“孟尝君”,不仅因其友人之众,其助人之忱,又诚心诚意帮朋友们发表作品,也有感于他为正义敢于出头。当年邵洵美开书店办杂志不断大量投入,他毫无营利企图,一点也不懂得生意经。图书公司连年亏损,诗人卞之琳说,邵洵美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玩印刷技术赔光家业”。有人称他是“文学纨绔子”。实则他是个理想主义者,痴心想效仿英国新闻大王北岩爵士获得百万读者的成功经验,做“文化的班底”,实现自己推动文化发展的初衷,做《文化的护法》的决心。 鲁少飞和《时代漫画》1934年5月他们又想模仿美国一本大杂志,出版了《万象》,一本图文并茂的大开本。内容充实,外表精致,水准较高,介绍中西美术、古今名画、讽刺画,还有当时中国知名的作家画家的作品。张光宇和叶灵凤编辑。大家看了都叫好,但是营业额欠佳。为采访吴稚晖,谈《世界画报》,二张和洵美去他府上,四人合影,刊在次年勉强出版的第3期。编辑说:“我们冲锋太勇敢了!”第3期降价出售也“不叫座”,实在是洵美他们过高地估计读者的购买力和艺术鉴赏力。几十年后胡考说,时代图书公司别的刊物都赚钱,却因编《万象》垮掉了。画家们都为《万象》的失败惋惜。丁聪回忆光宇说,1957年,他一心想恢复《万象》,搞一本文图、摄影高品位的杂志,未获认可。1958年终于创办了《装饰》。《装饰》实际上是《万象》的变种和继续。黄苗子希望把《万象》全部彩色复印,作参考。 【趣味测试:极度恐怖诡异的图片!一般人是看不出的】这张照片看似普通,其实有很多诡异之处,你看出几处了?看出4处的观察力还不错,看出6处的观察力很厉害,看出8处的就很了不起了,10处以上嘛……嘿嘿! 请问:这张照片有何恐怖诡异之处?实在猜不出的话,关注微信公众号:imageda(←长按复制),回复“照片”,可知道测试答案!关注微信号详细步骤:打开微信——点击右上角“+”——点击“添加朋友”——点击最下面“公众号”——输入“imageda”——点击“关注”——回复“照片”。